“是的。”
“那他是谁,那些反对米国的家伙培养的超人吗!”
“这...”
“算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向我们的盟友求援吧,我刚才听到好像所有工业城市都被攻击了,而且大部分拦截都失败了?”
“是的...”
“防空嘛,防空防空,十防九空。”看着从防空司令部窃取来的信号画面,上面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核武器都完成了对目标的攻击,那些打到米国境外的,更是几乎全部命中,只有一枚遭到了拦截,是米国南面的南面的一个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着自己的核武器,原本他们是打算按照流程进行反击的,但是在成功拦截后,却冷静了下来,打算先和米国好好掰扯掰扯。
姜誓在将这个国家定位目标时,原本就是需要他们进行反击将米国炸得更彻底一些,但奈何,蓝星上还是理智的人多啊。
等了一个多小时,姜誓见没有那个国家趁米国病要他命,只能叹了口气,遗憾自己的计划没有被执行彻底。
两百枚核武器即便全砸在米国本土,也不可能将米国彻底炸一遍,原本姜誓的计划是让米国发动核反击,自己再做点手脚,让其中的大部分都半路掉下去,而其他国家针对米国的真正反击则大部分人都会打到米国本土,这样将来实施计划的时候阻力就会小很多,毕竟拆迁的时候,哪个拆迁公司不希望要拆的那片地方是无主的呢。
至于那么多核武器一次性用出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除了米国这边会一下子多出几千万熟人,姜誓不觉得还会糟糕到哪去,几千万熟人总比将来几十亿蓝星人都变成熟人好了。
至于所谓的核冬天,有过核战后世界生存经验的姜誓会告诉你,那只是糊弄不了解内情的人的幌子,蓝星上有过远比数万枚核弹同时起爆的当量更加巨大的自然现象,不如大型火山的喷发,而根据底层中物质的分析,在这类自然现象发生后的几十年内,也不过是将蓝星的平均气温降低了一两个摄氏度,虽然总体上来看依然影响巨大,但却远远达不到那些对核冬天描述中整个蓝星大部分区域都进入冰川时代,物种大量灭绝的程度。
严格来说核战不能打起来,其实是拥核国家的一种默契,如果不是核武器太具有代表性,这个不能打起来的战争的名字或者会变成“全面战”或是“总体战”。
在那场半个多世纪前的战争的结果,以一种清晰无误的方式告诉了全世界处于统治阶层顶端的人,战争带来的死亡不再只是下层人的事情,一枚突破防空的导弹或是一架决死冲锋的战机,就有可能将发起战争的统治者和他的拥趸们全部干掉,即便他们在战争中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越是技术实力强大且总体实力均衡的两个国家就越是不容易发生战争,但有时候战争也不是全部由上层人发起的,底层的意见同样会左右局势,你就需要一个让下层人冷静的借口,在实战中仅仅用过两次,且核辐射带来的可怕结果,让核武器成了一种很好的借口,毕竟无色无味甚至可以说完全无形的“毒”,没有人会不怕。
但其实,除了被投入实战的那种早期信号,之后的核武器除了爆炸后短期内会产生大量辐射外,根本无法产生长时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