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从甘肃白银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真空测试专家李得天(1 / 2)

院士之路 钩藤草 3099 字 10天前

院士出生地

李得天院士,1966年6月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是陕甘宁青四省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

白银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及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

白银历史悠久,早在夏、商、西周时,这里为羌戎所居,西汉设祖厉、鹑阴二县,是境内建县之始。

西魏至唐,这里属古惠州之地,唐末五代至北宋前夕为吐蕃所据,北宋以后为宋、西夏征战前沿。

明时境内设会宁县、靖远县。

1956年设立白银县级市,1958年升为地级市,1963年10月撤销。

1985年8月恢复建市,现辖靖远、会宁、景泰、平川、白银区等五个县区。

白银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有半山文化遗址、吊沟古城汉墓、糜滩石器文化遗址、景泰龟城、明代长城、牛门洞新石器新陶遗址等,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

白银宗教文化氛围浓厚,这里有靖远寺儿湾、法泉寺,景泰五佛沿寺等寺庙石窟,是丝路文化的历史遗存,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白银名人辈出,清代的岳钟琪,独授大将军,王进宝合家七总兵,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

明清时期还有五十三名进士,如八郎官等,他们在文化、政治等领域有所作为。

杨思,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曾主持编修《甘肃通志》。

范振绪,是靖远人,为清末进士,擅长书画和诗词,对地方文化发展贡献颇大。

张慎微,着有长篇小说《兰州春秋》,还有顾军等当代书法家。

出生地解码

李得天院士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出生地对他成为院士有一定的影响。

李得天在学生时代能接触到现代化的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完善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料。同时,当地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指导。

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助力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

白银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景泰县的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永泰龟城等文化自然景观,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古人的智慧,能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此外,当地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坚韧的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使他在科研道路上能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

白银市地处西北,相对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李得天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种精神使他能够在科研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轻易放弃。

在20世纪90年代“孔雀东南飞”的潮流中,他能坚守在西北,为我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

这种对家乡和事业的坚守,与他在西北成长所形成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15岁的李得天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

1985年,李得天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攻读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

1988年,李得天获得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

2001年—2002年:李得天以客座科学家的身份赴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进行合作研究。

2004年,李得天获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李得天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15岁的李得天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这显示出他在早期教育中就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卓越的学习能力。

在西北师范大学的学习,为他构建了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培养了他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物理电子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得天考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攻读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这是他求学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研究所的学习和研究中,他接触到了前沿的科研项目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明确了自己在真空计量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

这种专业领域的深耕,使他能够在特定方向上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为解决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李得天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他能够持续深入参与研究所的科研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他逐渐成长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经历,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李得天以客座科学家的身份赴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

在国际合作中,他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技术和方法,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这使他能够站在国际前沿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研究工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推动我国真空计量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得天获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是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使他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他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真空计量及相关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为解决我国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院士从业之路

1985年,李得天任职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1年,李得天获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8年,李得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