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杜宇一声春晓 申吉 3468 字 7个月前

第二日一早,德存去给太太老爷请了安,分别挨了两顿训话,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出了集春斋就从园子后门钻出去了,正月初一,正是瓦子里热闹的时候。

妙清一觉醒来,又找不着爹了,便闹起了脾气,李氏被折腾得不行,“昨儿吃饭当着众人倒是乖巧,怎么一回来就撒小性儿,刚走了个活菩萨,又醒了个小祖宗,我真是命苦!”

“爹爹去哪儿了呀?姨娘告诉我,我保证不闹了。”

“你爹?一早就出门了,这会子想必是已经请了安,跑出去鬼混了。”

“你怎么不拦着呀,爹又不带着我,气死我了,今天街上最热闹了,我也要出去玩儿!”

“你先给我从床上下来!快快洗漱换了衣服,跟我一起去给老爷太太拜新年,拜完我带你出去逛逛。”

“我想跟小姑姑出去玩儿。”妙清嘟着嘴。

“还嫌上我了,那你也给我麻溜地下来!你再不准备,我可不能保证你那个疯姑姑是不是也出门了。”妙清听到这,想想也是,于是躺倒,再一个翻身,行云流水般下了床。

妙清以最快速度换上新做的水红色锦缎对襟袄,内里和腰间绸带都是碧色的,衬得妙清的小脸更显白净粉嫩。李氏又给妙清梳上三丫髻,带上绛红色流苏发带,上面用金线绣着花鸟纹样,小人儿看着又清新又金贵。

刚穿戴好,妙清就一个百米冲刺往外跑,李氏拦不住,便叫欢儿又带了件藕色织锦貉袖跟在后头。妙清在院子里撒欢,正房里太太早听着了,便让丫头喜儿出来,请李氏并妙清进屋。

“太太,我带着臻姐儿来给您拜年了。”李氏行了礼道。

“离这么近,也没什么可拜的,成日里你跟着我在佛堂礼佛,便是尽了孝心了,你是个本分的,带出的姐儿也是懂事的,我喜欢。”说罢给一旁侍候着的万儿使了个眼色,万儿便拿出个精致镂空雕花的小匣子,端给了李氏。

“谢谢奶奶!”还没等李氏开口,妙清便脆生生道。庞太太看着眼前这么个“小粉藕”,心里高兴,可嘴上却道:“长辈还没说话,你就这么插嘴,天天学规矩,也没学明白。”

见妙清耷拉下脑袋,庞太太又觉得自己有些扫了兴,便话锋一转,“因今儿是年初一,饶你一回,快过来,我看看。”妙清闻言,立马抬起头咧嘴笑了起来,三两步就跳到了祖母怀里。

“呦,小丫头毛儿没几根儿,倒是整得挺别致。”妙清腹诽,你头发才是没几根儿呢,跟李姨娘一样,一点儿好听的也不会说。

如此闹了一会儿,庞太太便道:“还没去给老爷拜年吧?我也累了,一会儿收拾了就去佛堂了,你们也去了吧。”

“哎。”李氏答道,将匣子给欢儿拿着,便牵着妙清出了倦云室正房门,妙清如得了大赦一般,刚出了院门,就甩开李氏的手,往园子里冲。

进园子没走几步,就是汝惠的竹枝轩,院子里原是种着竹子,冬天都已经枯黄了,汝惠是个最喜欢热闹的,于是叫人在竹子上绑上了各色小玩意儿,红绸子、小贝壳并玩偶之类的,故而这会子并不显得院内凋零,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妙清见汝惠穿戴一新站在外面,还没进院门就隔着竹篱笆大声问道:“小姑姑,你要出门?”

汝惠听到乐了:“小鬼,我都看不到你人,就听你着急忙慌的。”

妙清加快步子,李氏在后面道:“慢点儿,小祖宗!”

“可算急死你了,我还要去宅子里给太太拜个年呢。”汝惠道。

“呦,那你得吃个闭门羹了,祖母刚就说要去佛堂了。”妙清道。

“那也要去,得讨个红包嘛!”汝惠嬉皮笑脸。

“嘁,你还缺那点钱?”妙清怪声道。

“小鬼,你赶紧去你爷爷那儿吧,一会儿你还回来我这儿,姑姑带你出去逛逛!”

妙清巴不得这句话,道:“行,等着我啊,我去爷爷那儿讨着钱就过来。”

“去吧。”言罢,妙清连竹枝轩的房门都没进,转头就跑。

“祖宗!”李氏气得直跺脚。

“爷爷,爷爷!新年好!”见汪老爷子在集春斋堂屋搭着小饭桌喝粥,妙清一个大跨步就进了门。汪老爷子也不恼,转头让人又搬来几张凳子,又问李氏,两人吃了没有,李氏回吃过了,于是又唤来贝儿,让从小厨房端来两碗果子茶,让妙清和李氏一起坐下再吃点。

李氏不好推辞,便安顿好妙清,也坐下吃起来。

“去给你祖母请过安了?”汪老爷子问道。

“一早就去啦,祖母也问了一样的话,您两个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妙清装成个小大人。

“臻姐儿!”李氏听这话,心里一惊,忙唬道。

汪老爷子倒不以为意,哈哈直乐。

“爷爷,奶奶给了臻儿一个可大可大的大匣子,爷爷爷爷,您给臻儿个什么?可要比奶奶的大啊!”妙清看着碗里小元宝形的丸子,心中一动,道。

“你跟你老子一个样!”说罢伸手就拧了拧妙清的小胖脸,可眼里满是笑意。

几人吃得差不多了,又说了会儿话,汪老爷子让来贝儿收拾了桌子,不一会儿功夫,来贝儿就端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檀木匣子出来了。

“爷爷我啊,不敢比了你奶奶,可听了你的话,也是当场叫人给你加了好些东西,这下比不比得过太太我不知道,可在我这儿,你可是比过了一家子小子姑娘,你丹姑姑都要把我夸上天了,可她的也没你的多!”妙清听了,又嘻嘻哈哈和汪老爷子闹了一会儿,倒是李氏站一边儿有些尴尬。

待李氏和妙清出了集春斋的院门,妙清又像飞出去的箭,往竹枝轩跑去。

到了竹枝轩,汝惠还没回来,妙清也不坐着,只在院子里弄枯竹上的玩偶玩儿。好大一会儿李氏才追过来,后面跟着欢儿,手上抱着妙清的貉袖和两个匣子,气喘吁吁的。

“哦,欢姐姐,快,快,把东西放下!”妙清差点忘了自己刚薅来的红包,欢儿把东西放了,妙清又叫汝惠房里的丫头倒了三杯茶,她自己、李氏、欢儿各一杯。

“我来瞧瞧。”妙清说着就开了匣子,她先开了庞太太的匣子,见里面一块红绸布包着好些金粿子,还有些做工精致的小玩意儿,泥塑的小娃娃并各色小香包,都小小巧巧的,于是便当下拿出一个小香包挂在了腰间。

再打开汪老爷子的方匣子,也是难为欢儿了,里面没什么小玩意儿,竟真是个金银宝箱,装了好几个金元宝,并不少本朝历代发行的御书钱,上面印着皇帝们的御笔亲书,妙清都能想象得到,老爷子从自己宝贝里挑挑拣拣的样子了。

可这些东西虽说值钱,倒也不好带出去,妙清只得原样放回去,又央李氏给自己一些碎银钱。

“你赚了那么多,还要从我这儿捞一笔。”李氏今儿早起就跟在妙清后面追她屁股,到这会子气还没喘匀,故而没什么好话,但也经不住妙清央求,只得从自己荷包里掏出了几块碎银子,又道:“你揣这些够了,铜钱不好拿,没钱了找你丹姑姑要吧,别来诓我的了。”

妙清咧着大牙嘻嘻一笑,撒娇道:“好姨娘,这些东西,您还给我收着,要是您缺了钱,直接拿就是了。”

“呸,从来是你算计我的钱,哪回我花你的了,一个快五岁的小人儿,倒是精明。”李氏嗔道。

“呦,你们倒是快,我就说母亲那倦云室实在是太远了,像是真出了家住山上了似的。”汝惠带着丫头回来了,丫头手上果然也捧着小匣子。

“小姑姑,走不走?这都快中午了。”妙清急不可耐了。

“小鬼,你让我歇一下,喝口茶行不行,我跑去那么远,母亲面都没见一遭,万儿捧个匣子就打发我走了,我就怕你和李姨娘干等我,紧赶慢赶过来的。”说着就让丫头去拿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