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发行的第二天,马成的船队回来了。
最近他们一直在江北搞开发,这次回来是领取旬月的补给。
马成之前提起过去一趟江宁,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江北据点和江洲岛的前期开发工作。
江宁之行要八月底才能成行。
“粮票?这东西是王爷想出来了?”
“不错不错!挺方便的,比直接拿粮食方便多了。”
马成看着花里胡哨的粮票夸赞道。
“你看看,还是有眼光好的人的!”宋扬看看方哲笑道。
方哲撇撇嘴“对!你是王爷你说的对!”
马成的船队正在装船,他装完之后,下午他就要回去。
于明还在江北监工,马成也要在江洲岛和江北之间往来。
“大半个月了,工程进展如何?”
趁着等装船的空挡,宋扬问起了江北龙感湖据点建设和龙感湖水道的疏通情况。
马成苦着脸摇摇头道:
“王爷。最近一段时间雨水太多,进度实在比较缓慢。”
八月以来,雨水越来越多,几乎每隔一天就要下一场雨。
昨天晚上雨水颇大,导致水流加大,之前修好的一段堤坝还溃了不少。
龙感湖水道已经疏通完了,正在水道沿线筑堤阶段。
可是暴雨导致筑堤工作紧张十分缓慢。
主要也是因为龙感湖附近没有石料采集地,修河堤的石头还要从江南这边水运过去。
“空着的漕船都去云石料,不要闲着,早点修完还有别的事情安排他们。”宋扬想了想建议道。
马成摇摇头道:“王爷,石料供应还能勉强跟上。就是现在雨水太大,三合土的水分太大,碎石也不太好固定。”
大乾普遍修筑河堤的方法是用三合土、砂石与石头混合。
今日降雨太大,三合土很难干燥。
“王爷,下官和于大人的意思是让他们暂缓修堤,先把龙感湖营地建好。”
“等到雨水小了,在考虑加固水道沿线的堤坝。”
宋扬想了想道:“也罢。这事儿你和于明看着来就好。”
“是。王爷。”
“营地那边进度还算不错。大部分土胚房已经建好,也是因为雨水过大干燥的慢,暂时没有搬进去。”
“另外,营地周围也修了木围栏,还有一些简单的工事。”
马成介绍起了龙感湖据点的情况。
说完了江北,又说起了江洲岛,经过半个月的初步发开,东西南北四个村落已经安定下来。
岛上的码头也修缮好了,停靠战船漕船没有问题。
“很好。你们做的不错。”
听完了汇报,宋扬表扬了马成和于明两人。
马成忙道:“都是下官分内之事。”
下午,物资装完了,马成立刻带着物资告别宋扬又往江北去了。
马成一走,宋扬便对方哲说道:“给我准备十个工人。”
“王爷想到什么了?”方哲好奇的问道。
宋扬每次这么说,就证明他要搞一些新东西出来了。
“刚才马成不是说最近雨水大,堤坝修筑有困难吗?”
“本王突然想到一种雨天也能用的材料。”
宋扬想到了水泥,其实他早就想把水泥拿出来了。
可是现阶段的土胚房不耽误住人,就没必要急着把水泥弄出来。
直到刚才马成的诉苦,让宋扬有了制作水泥的想法。
除了龙感湖水道河堤,江北据点也能用得上水泥。
江北据点面积不大,如果用混凝土来修正合适。
想到做到,方哲分分钟找了十个民壮过来。
宋扬带着十个民壮到了镜湖这边的一片空地。
先让民壮们建起一个窑炉,又搭了几个临时的工棚。
大乾第一个水泥厂就这么诞生了。
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因为镜湖水力工坊就在旁边。
可以借用一些水力机械。
南边消息那个水力工坊因为负载太大,方哲已经让人在镜湖这边新建了水力工坊,前几天才有一台新的水车投入使用。
“庞丘,去把看看方哲那边拆料准备齐了没有。”
“你们先把窑炉搭起来,争取今天咱们就开始烘窑。”
宋扬指挥着是个民壮干活。
十人小队的队长庞丘被他任命为第一任水泥厂厂长
“王叔,你们在弄什么?”
工棚和窑炉搭好,窑炉正在烘窑的时候,宋承旺来了。
这里离着流民营不算远,烘窑冒出的黑烟吸引了宋承旺。
“造水泥。”
“水泥是什么?”
“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后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小侄可以看看吗?”
“当然。”
到了江州府城以后,特别是进入了学堂,宋承旺的求知欲变得越来越高。
宋扬教授的自然课,让宋承旺的眼前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庞丘啊,把石头搬过来,先敲成小块。”
“这个不行。太大了,再接着敲。”
“最少要五公分以下。嗯,就是这么大。”
宋扬比比划划的指挥着民壮们干活。
宋承旺看的兴致勃勃,而且还亲自上手,拿了个铁锤邦邦的敲石灰石。
敲到黄昏以后才算完工。
对付吃了点儿晚饭,宋扬又带着人加班赶工。
他是个急性子,恨不得今天就把水泥烧出来。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窑炉还没烘好。
“邦邦邦!”
水泥工棚这边,敲击声不断。
下午敲完了石灰石,现在开始敲粘土、铁渣和煤。
江州南边不远就有粘土,随便挖。
挖回来烧干再敲成粉。
铁渣是铁匠工坊剩下的,有些不好熔炼的铁渣都被堆在一起,这回正好用上。
煤是最难找的,下午宋扬让方哲去找,费了半天劲也没找到。
最后还是裴林说在城市废墟里发现一个人家有一些煤。
这个时代,因为煤里面的硫含量过高,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二氧化硫,所以不被作为主要家用燃料。
还好宋扬想在要求的数量也不多,城里翻出来这些足够他用了。
不断的敲击到了戌时二刻,总算各种材料都敲的差不多。
虽然宋扬对于现在的生料颗粒大小还是很不满意,但没有机器加持下,也只能达到现在这种状态。
最后将各种材料按照石灰75、粘土15、铁渣1、煤9的比例混合搅拌。
搅拌均匀生料就算完成了。
找了个干燥的地方保存好了生料,就等明天窑炉烘好了,就可以煅烧生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