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想开了(1 / 1)

洪州王宋营其实早就知道江州的情况了。

江州民生稳定,社会开始复苏,这些他都看在眼里。

他还不止一次派人去临近的德安学习经验。

九月份江州各地疫情管控有所松懈,洪州王更是一个月就派了三波人前往德安偷师。

他早就听说江州百姓生活稳定,所以当然要派人去偷学。

探子们在德安学了管理经验,在偷偷带回豫章告诉宋营。

宋营便在豫章照葫芦画瓢的搞改革。

可惜的是,宋营没有宋扬的威望,也没有宋扬魄力和胆气。

还没有宋扬掌握的那么多知识。

所以只学了个形似的豫章当然没有江州那份实力。

以至于空有一万多民壮,却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至于有人说宋营为啥不直接去问宋扬。

他是觉得自己好歹是个长辈,不应该被晚辈指点。

他和宋同是一辈的,却没有宋同的觉悟。

总有点拿着架子,不愿与宋扬直接沟通。

要不是治下建昌的百姓大多跑到了德安,洪州王可能根本就不会打听江州的死活。

“江州百姓听说已经过上安稳的日子了,要是咱们去了江州会不会把贼兵引过去?”

李玉江提起江州,沈郸有些担心把战火引过去。

李玉江想了想说道:

“要不咱们就通知江州王一声,他若有余力说不定还能帮衬一下咱们。”

“反正洪州要是丢了,他们江州也等于是被贼人兵锋直指。”

沈郸一想,李玉江说的不错,无论如何都应该告诉一声江州王。

毕竟洪州是江州那边的门户。

“王爷这里你来劝说?”李玉江看向沈郸。

洪州王是严禁部下与江州王联络的。

他就像闷头搞自己的发展,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超过江州,才有可能让人和江州显摆。

现在吃了败仗,这么丢人的事儿要去和侄子说吗?

李玉江和沈郸都觉得潭州王不会这么做。

“要不先斩后奏吧!咱们直接派个人去江州报信!”

沈郸看看躺在那边半死不活的姑父对李玉江说道。

“这个让谁去?最好是现在就去人,等到咱们回了豫章,可能贼兵都追过来了。”李玉江看看身边剩下的卫军。

大伙都是摇摇头,不是不想去,是没有一个认识路的

“要不我去一趟吧!之前去过江州,倒是认识路。”

沈郸想了想说道。

“那王爷醒了肯定要找你啊!”李玉江摇摇头。

“没事儿!就我亲自去一趟吧,反正是去江州,又不是去找贼人送死,姑母那里有个交代就行。”

“再说我去一趟你们就说是我执意要去江州报信的,姑父顶多训斥我两句。”

沈郸倒是有担当,这事儿说到底是违背了王爷的意志。

他这个做侄子的来扛事儿,比李玉江他们这些下属卫军合适的多。

“那好吧。我给你安排两个兄弟,你们路上有个照应。”

李玉江一想,沈郸说的也没错,便答应了下来。

沈郸也没拒绝李玉江好意,三人骑着仅剩的三匹马,趁着夜色离开了小树林一路往北赶去。

第二天一早,洪州王宋营才悠悠转醒。

昨天这一场逃命可把他累傻了。

“呼!送算逃了一命!”

一睁眼睛,看到美好的阳光自树荫缝隙落下,宋营第一句话就是叹息。

“王爷您醒了!”李玉江忙的递过水袋。

“沈郸呢?可逃出来了?”宋营看向李玉江问道。

“嗯。逃出来,沈大人没事。”

“那就好!那就好!”

不得不说,宋营对于自己家人还是很在乎的。

死那么多官兵将士不关心,倒是很关心沈郸的死活

“走吧。赶紧回豫章,省的贼人追过来,让沈郸来见我。”洪州王灌了几口水说道。

“那个”

李玉江把沈郸去了江州报信儿的事情一说,洪州王宋营神色变了变。

最后竟然没有发怒。

“唉!去了就去了吧!江州不是说挺安生吗?阿郸去那也安全些。”

“那江州王好歹也是我侄子,洪州要完了,合该告诉他一声。”

没想到经过这一次溃败,洪州王竟然想开了。

不端着他那个当叔叔的架子了。

“王爷。如果豫章不可守,不如咱们就迁到江州去吧。”李玉江趁机劝谏。

“嗯,回去再说。走吧!先回豫章!”

洪州王也没多说什么,招呼着众人起身离开。

踏着照样的光辉,洪州王的北影却略显蹒跚。

铜鼓。

昨日一战大获全胜。

不过收拾战场的事情交给了五千杂兵。

刘曼青带来的一万五千义军都在睡觉呢。

先是一夜未眠,又是一场激战。

义军也没空去追洪州那些逃兵了。

今天早上大伙才算休息过来。

“三小姐,咱们要不要去把豫章拿了?”

“拿下豫章便算占了洪州。”

“洪州这边还能收到不少粮食啊!”

早上开会的时候,刘河给出了建议。

“你们的意见呢?”刘曼青看向其他极为将领。

“可以一试!洪州兵的战力大家都看到了,我觉得打豫章也没有什么问题!”

“是啊!拿了豫章咱们就占领了潭州洪州两个大府。”

“打吧!将军!”

众位将领意见出奇的一致,全都同意要打豫章。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秋收时节。现在用兵,怕是耽误了农事。”刘曼青有些犹豫。

潭州那边已经开始了秋收,她的打算是进攻衡州的湘潭之后就会去秋收。

现在多了铜鼓,按照原计划,应该会潭州搞秋收了。

“三小姐,洪州也有不少农田的,咱们拿了洪州也可以将洪州粮食据为己有。”

“至于农时,反正今年能收的粮食极多,便是耽误了一些,明年只种一季也是足够的。”

刘河劝说道。

“是啊!是啊!我们也和刘统领一个意见。”众人附和。

刘曼青看看大家意见一致便也不在多说什么。

“那好吧。先拿豫章!”

“阿河,清点昨天的战果,看看缴获了多少粮草。”

“若是粮草充足咱们这几日就动兵!”

刘曼青决定要对豫章动手,便立刻整理军资。

昨天洪州兵一场溃败,不光是兵员大损。

之前在铜鼓收的粮食也全都丢那了。

甚至于贼兵们连粮食都不用收割,就有现成的供给。

至于舂米的东西,大军出征可都是带着的。

“既然如此,明日便往豫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