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天气逐渐寒凉,古人衣薄,染风寒者比比皆是,每年因此而损者,不在少数,只要不死人盈野,则不见于史书。

年轻力壮者自然能挺过去,老弱之人,往往一命呜呼,就算勉强度过,也伤了根本,这也是古人寿短的来由。

杨文华怜百姓求活不易,以姜汤驱寒,以柳汁消炎镇痛,重患就使用现代药物,顿时活人无数。

刚来长安的冯智戴,早就听闻杨文华的种种神奇之处,见杨文华果有非凡手段,于是前来哀求整治吸血虫病的良药。

杨文华见冯智戴言辞恳切,又是替岭南百姓而求,于是无偿的送给了他良药秘方。

时间匆匆如流水,不知不觉两个月的时间走过。

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杨大杨二与汤山三人,分别与孔氏三姝之间产生了情愫。

而三妹在孔氏三姝的陪伴下,对李丽质的嫉妒心日渐炽热。

当杨大兄弟与汤山三人,来找到杨文华,希望杨文华能向孔氏提亲之时,杨文华微笑着答应了下来,转过身后,却长叹不止。

杨文华往长安城一行,与孔颖达见面,几番争执时,八牛弩现,几百长矛电射而来。

孔颖达被长矛贯穿而亡,临死前,从小空间出来的杨文华哀痛道:“你这又是何苦,我从未想过坑儒。”

尊师重道,以孝治天下,家国情怀,大家长家庭观,这些是融入到每个华人骨子里的东西,怎能丢得掉?

再次进入小空间躲过将孔孔氏夷为平地的炸药后,杨文华仰天咆哮道:“李二,我要你的命。”

将李世民君臣的热气球击落后,杨文华全副武装,追杀李世民于万军之中。

杨文华准备将点钢枪刺入李世民心脏前,却想到若李世民死,必定天下大乱。

“本以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奈何奈何若奈何,罢了,为苍生计,我走。”

杨文华离开长安,并带走了冯智戴,回到山门时,才发现杨大已经带着三妹、杨陈氏与孔梅乘热气球向北而去。

杨大同时带走的还有许多工坊匠人。

当留下来的杨耳告诉杨文华,三妹为前隋公主,杨陈氏只是一个宫娥,他们兄弟乃前隋大臣之后,此番杨大离开,是准备前往隋朝最后的地盘,定襄郡杨政道之处时。

杨文华只是苦笑了一下,表示自己早已知道,只是想给他们自己一个自由的选择罢了,三妹想继公主位,杨大想保存大隋社稷。都有自己的理由啊。

随后,杨文华带着冯智戴向南而去,随行的除了杨耳与孔兰,还有愿意追随杨文华的府兵子弟与一部分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