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骗子无实用,孟子不入秦(1 / 1)

在短短的不到几刻钟的时间里面,整个朝廷的风气急转而变。

就为了阎乐这么一个小人,扶苏便得罪了这么多人。

可问题是,真的,只是因为阎乐这么一个人吗?

恐怕绝非如此!

扶苏跟阎乐非亲非故的,难道真的会那么忠心,非要为他求行吗?

实际,这是扶苏以及儒生,和朝中大臣真正的隔阂!

满朝文武,大部分不是支持兵家,就是支持法家,又或者是纵横家出生。

诸子百家,只有儒家在秦国根基是最为薄弱的。

就像孟子那个老家伙。

他一生周游列国,到处游说。

每到一个国家,游说一批六国君王,都能得到丰厚的奖金。

可是孟子这一生,都没有胆量,胆敢入秦。

按照孟子这老东西的官方解释来说,他认为秦国是蛮夷。

他们是不跟蛮夷讲道理的,所以绝对不会入秦的。

这tm不是废话吗?

什么秦国是蛮夷就不能够入秦了?

历来效忠秦国,进入秦国办事情的六国中人非常多。

秦国的人才有一大半,都是来自于关东六国的。

怎么人家,就不能讲道理了?

只能说明,孟子这个老东西,他们所宣扬的东西,本身就是在扯淡。

就是骗人的玩意儿。

用这些东西去忽悠一下那些愚蠢六国君王,还能够得到不少好处。

可是要用来对付实用主义的秦国……

那还是省省力气吧,白费唇舌!

这就是为什么孟子这辈子都不敢入秦的原因。

因为只要一到秦国,他们虚伪的真面目就会被撕下来,他们就彻底的没有遮羞布了。

世人,会看到他们丑恶的嘴脸。

他们将无从遁形。

这就是儒生的虚伪,这就是所谓的儒家。

他们对真正的实用主义者,对真正的看重人才的国家是最害怕的。

对那些虚无缥缈,只知道粉饰太平,搞面子主义的六国是最疼爱的。

只可惜,孟子所宣传的仁义,没有让六国有机会续命下去。

伴随秦始皇嬴政,这位千古一帝成为秦王。

六国终究还是没有任何机会再续命下去了。

被秦始皇强大的武力,一个一个全部征服,彻底在世间消失,成为过去式了。

这帮儒生,没有为东方六国帮一点忙。

他们既没有能力保护六国的百姓。

也没有能力,帮助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军队。

相反在秦国军队到来的时候,最先投降的,就这帮人。

统一天下以后,这帮人看到扶苏这个傻瓜。

这个跟秦国历朝历代的先祖都不一样,他并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他太天真,也太想当然,更不相信任何人。

仁义的外表之下,是唯我独尊的骄傲。

这样的人儒生见识过太多了,也对付过太多了。

他们知道怎么跟这样的人相处,怎么样,让这样的人,在软刀子的磨蹭之下,成为他们的人。

所以他们依靠一些特殊的关系,从小利用他们的思想,教导腐化扶苏。

终于成功把扶苏一个好好的秦国王族之后,培养出了今天,他们站在秦国大部分大臣和百姓对立面的头目了。

朝堂之,剑拔弩张,是不可避免了。

子轩隔岸观火,看着眼前的扶苏,还有各位大臣的表情,心中已然了然。

他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已经不是不阎乐这么一个小人的事情了。

他这个小人,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今天敢在这里跟自己顶嘴冲撞,很明显,是受人指使!

同时,可能收受了贿赂。

不过这样的小奸小恶,对整个大秦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是唯独以扶苏为主的儒生势力,虽在朝堂之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

可他们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认为他们就是天下无敌。

当这种趋势演变开来,逐渐扩大,到最后必然会让大秦毒火自焚。

如今这矛盾伴随着一个小人的生死,以及扶苏贸然站出来,已经提前的公开化了。

虽然子轩在掌握大秦国的权力之前就想到了,一旦自己去了,而秦始皇嬴政暂时又不在,那么这样的矛盾激化出来,是早晚的事情。

可是今天就这样发挥出来了,倒是太出人意料了。

不过有句话叫长痛不如短痛。

这样的矛盾早一天激发,就早一天能治疗。

想到这一点,子轩的眼中露出了狠厉之色。

他知道,自己今天应该怎么做了。

“各位大臣!”

沉默了片刻以后,子轩忽然张口了。

“今日之事,应该不只是我们兄弟之间的事情,更是整个大秦的事情!”

“我大哥说,儒生既代表着把全国的民心!”

“此事甚为有趣!”

“不知道各位大臣,是否认为,他说的是真的呢!”

说到这里,子轩环顾了一下四周,开口问出这句话。

这很明显,就是把皮球踢给这场那些大臣。

子轩已经看出来这些大臣们很多,对扶苏的话,不以为然。

那么子轩就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发言,看看他们会怎么说。

要让扶苏看一看,大秦国的民心,到底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