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凶鸟降世(1 / 1)

陆志呆呆地站在原地,心说悟了悟了,我可太悟了。

咱武神老爷教弟子这么厉害的吗?

这指点,对于外人看来,不过是一句含糊不清的话,因为他不是当事人。

可对刚刚领教过的陆志来说,却如同醍醐灌顶,瞬间人间清醒。

登抄之术,登抄之道,并不单指某一个法术。

登抄之术算是‘总纲’,寓意是放大力量或者事物的变化。

练至高深时,便是‘道境’,甚至能催动‘事件、因果’变化。

很难理解,做个简单的比喻。

陆志做了一個后手,将来可以让敖吉走江更顺利。

可这个后手的布置助力不大。

关键点来了。

登抄之道,扩大事物影响。

很神奇吧?

可具体实施就特么难了。

这法术和幻想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精进领悟。

另一个则是不能理解,就不讲道理,一旦理解了,那就代表‘成熟’,幻想就失效了。

刚才陆志的动作,是以龙臂扩大力量,属于登抄的一种,属借助外力。

而道兵童子则没有‘更用力、催动杀意’,仅仅是用了登抄扩大。

啧,登抄之术,很是神奇。

最妙的是它只是个‘总纲’,是个‘思路方向’,不代表‘最厉害’。

登抄之术这个法术,能做到的上限有限,某些神通可比这个厉害多了。

比如以法力搅动大海时,用大神通翻江倒海,瞬间就能搅动整个东海。

这是登抄之术吗?不,这不是,因为登抄做不到扩大的这么厉害。

可仔细想想,若达到‘登抄之道’呢?

道,术,妙不可言。

登抄是总纲,是概括,是基础,是入门。

甚至于领悟的深时,陆志在修行某个法术,进度很难,可以通过登抄加快进度。

法术是死板的,但人是灵活的,具体看怎么用了。

这时,武神老爷继续说道。

【万法皆是道,道法由心悟。】

【你最近修行懈怠,从明日起,每日清晨来此,与童儿演武论道。】

“尊老爷法旨!”陆志连带惭愧,恭恭敬敬道。

修行懈怠,不是能力提升慢了,不是等级提升慢了,而是心。

还是那句话,法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陆志习得了某种法术,熟练度也拉满了。

到此为止,他仅仅是能熟练的、快速地,发挥某个法术的全部威力。

那...触类旁通呢?更多的骚操作呢?

比如雷击术,获得的时间不短了吧?

目击会用么?战斗时为什么不用?和牛大壮酣战时若有目击白雷,虽不能取胜,却也多了些变数吧?

瞪个眼的功夫而已。

做不到?战斗容易分心?

都是自己的能力,做不到,就是没有融会贯通!

登抄之术也是如此,真酣战时,若没有融会贯通,能发挥出来么?

其实这里有一个客观原因,陆志本来是想走平A流的,一股脑A就完了。

但经过和牛大壮一战,外加今天的领悟后,他也明白了一点。

平A流可以走,不能上来就完全平A,把这当一个核心,其他的也要发展。

等到将来万法归一、返璞归真后,才是完完全全的平A流。

武神老爷并无太多训斥陆志,小孩子嘛,永远也别指望他自己能领悟太多。

教导教导,边教育边引导。

俗话说得好,教不严师之惰。

陆志天赋好,成就不高,只能说明武神本人懒惰了,没有对陆志严加管教。

徒弟个个都很自律,有问题上来就顿悟了,那还要师傅干嘛?只设立一个传功长老不就完了。

功法什么的一股脑塞过去,滚蛋吧,自己领悟去吧。

结束这一小插曲后,武神又拿出一个大包裹扔给陆志。

【把东西收好。】

【寻个时机,从城东出城后,向东南方向去五百里,有一凶鸟降世,你要凭自己的本事将其降服,只可降服,不可伤其性命。】

【之后带上凶鸟,从城西出发,一直走不要停,很快就会有一个仙子出现,之后她会告诉你该如何做。】

【做完这一切,带上所有东西,赶在九月初八之前,送到太婆庙。】

武神老爷一条条仔细嘱咐,陆志连连点头。

事后,老爷又道。

【这牛儿且先历练些许日子,待时机成熟,留着做个看家护院的。】

【你的机缘并不在此,九月初八后,记得多外出走动,届时机缘自至。】

听到这,陆志还没说什么,牛大壮扑通一声就给跪下了。

“俺,俺老牛多谢老爷恩赐!”

“.....”

不怪牛大壮如此激动,做个脚力和做个看家护院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看家护院的,意思是可以入武神门下,当个外门弟子,享受弟子待遇,将来就是金牌打手了。

这代表要下资源培养一番。

嗯...别小看外门弟子,大部分‘大家庭’中,外门弟子并不代表其不优秀,而是福缘、跟脚、命数之类的不合适。

远的不说,赵公明、三霄仙子当年够优秀吧?

他们也是外门弟子,截教的外门四杰,早期原始天尊见了都说不错。

可依旧是外门弟子。

一大部分外门弟子确实是因为不够优秀,但还有一部分,纯粹是‘缘分不够’,但阵营主惜才。

这时,大佬就会说,你若愿意,就当个外门弟子,若不愿,可自行离去寻找机缘。

其实这些弟子入门后,功法、宝物啥的样样不少给,差的是名分。

陆志对老爷的安排没什么意见,他老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说跳火山口自己也不带犹豫的。

不可能是害自己,只会是里面有大机缘。

有那么一句话,年少早慧,就体现在陆志身上。

他少有叛逆心,对于父辈的话,大部分都能听进去并照做。

当然了,主要是他的父辈们也都足够优秀。

像那种放着百亿家产不要,非得出去闯荡,证明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陆志身上。

傻子。

陆志的评价就这俩字儿。

“我晓得了,都听老爷的安排。”

陆志规规矩矩应下,心里直挠头。

这些吩咐没有任务,说明这是老爷自己的安排,和游戏的运行轨迹无关。